国家网络身份认证PC端下载 v1.2.33 官方版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PC端下载 v1.2.33 官方版

系统:PC

日期:2025-09-01

类别:安全软件

版本:v1.2.33

注:检测到是移动设备,电脑版软件不适合移动端。
  • 详情
  • 相关
  • 评论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电脑版是一款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推出的身份信息安全防护软件,不同于一些安全公司出品的安全软件只是帮助网友杀杀毒、找找木马,遇到诈骗和贩卖信息是一点办法没有,而这款由官方推出的软件可以直接给网友的身份加密,使用之后网友就可以使用加密身份上网冲浪啦!

那么国家网络身份认证PC端为网友们提供新身份有哪些优势呢?有了新身份之后网友就可以在不输入、不留存、不透露个人姓名、公民身份号码等明文身份信息的情况下完成身份认证,那些垃圾APP就不能贩卖玩家的信息了,骚扰电话和诈骗电话也不会有途径得知你的信息。

软件特色

1、权威性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基于法定身份证件信息和国家人口基础信息,为自然人提供网号网证的申领、认证服务,并结合生物特征等多个因子认证,确保认证结果权威。

2、安全性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以匿名方式认证身份,能够减少公民身份证号码、姓名等明文身份信息的直接使用,可有效避免相关方过度采集、留存个人身份信息,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的安全。

3、可信性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附加了自然人的行为属性,每次认证需要本人参与以获得个人授权,自然人可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历史认证记录中查看近期在各个互联网平台的认证情况,具有可追溯性和抗抵赖性等特点。

4、便捷性

用户可使用智能手机调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核验身份,大大减少账号密码丢失、遗忘等问题,方便人民群众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条件下,一键授权便捷办理事项。

5、公益性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有别于商业化、市场化服务,对法律要求的强实名认证场景,依规免费向企业提供,大大降低身份认证成本。此外,还可为企业适应数字经济发展、拓展数字空间业务深度、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效率提供支撑。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电脑版使用方法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将全面升级!

再也不用担心填身份信息被泄露!

还能一键通行400+App!

这波操作简直安全感拉满!

1

下面一张图带您看懂“网号”、“网证”到底是什么。

2

个人信息“可用不可见”是啥体验?

3

未成年人&老年人专属保护。

4

如何申领?手把手教程!

5

常见问题

1、问:推行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有哪些法律依据?

答: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具有充足的法律依据。《网络安全法》第24条规定“国家实施网络可信身份战略,支持研究开发安全、方便的电子身份认证技术,推动不同电子身份认证之间的互认”;《个人信息保护法》第62条规定“支持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安全、方便的电子身份认证技术,推进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建设”;《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33条规定,“国家推进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建设,支持个人、企业自愿使用,电信业务经营者、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对存在涉诈异常的电话卡、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可以通过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对用户身份重新进行核验”。

根据上述法律,为规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管理,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权益,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六部门研究制定了《管理办法》。

2、问:《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管理办法》共16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及网号、网证的概念、申领方式;二是明确了使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的效力、应用场景;三是强调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互联网平台等对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四是对未成年人申领、使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作出特殊规定。

3、问:《管理办法》对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等保护和处理个人信息,是如何规定的?

答:《管理办法》严格依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充分保障公民个人信息权益。

一是在信息收集方面,《管理办法》规定,对用户选择使用网号、网证登记、核验真实身份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或者用户同意外,互联网平台不得要求用户另行提供明文身份信息,从而减少互联网平台收集个人身份信息带来的安全风险。同时,《管理办法》也明确,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应当按照“最小必要”原则收集信息,所收集的信息仅限网络身份认证所必要的信息,不得收集其他信息。

二是在信息提供方面,《管理办法》规定,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应当坚持“最小化提供”原则,对依法需要核验用户真实身份但无需留存法定身份证件信息的,仅向互联网平台提供核验的结果,不提供其他信息;对依法确需获取、留存用户法定身份证件信息的,经用户单独同意,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向互联网平台提供必要的明文身份信息。此外,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履行协助义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应当依法提供相关信息,但提供的信息仅限网号、网证对应的真实身份信息和认证日志信息。

三是在其他信息处理方面,《管理办法》规定,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处理个人信息或者向自然人提供公共服务,应当依法履行告知义务并取得其同意。处理敏感个人信息的还应当取得个人单独同意。

评分及评论

4.5 满分5.0分

点击星星用来评分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热门排行